軌道礦車

故事大綱

  住在東京的矢野敦(Atsushi,8歲)和凱(Toki,6歲)兩兄弟,父親為台灣人,母親是日本,兩個人在父母的關愛下幸福的成長。
  但是,某一天,兩個男孩最愛的父親卻不幸病倒了,沒多久就這樣離開了人世…。
  「有機會我們一起回去台灣,去看看爸爸的故鄉」爸爸生前一直掛在嘴邊的話語都還沒來得及實現,爸爸就這樣不在了。
  沒想到,敦和凱第一次到台灣,居然是媽媽帶著兩兄弟,將父親的遺骨送回台灣中南部的故鄉安葬。

企劃動機

  本作品『軌道礦車』的故事改編自於「芥川龍之介」(1914-1927年)的著名同名短篇小說,原作的時代背景設定(原作以日本大正時代後期(1920年代)的伊豆為舞臺) 改為現代的臺灣,以「少年的成長」和「親人間的繫絆」為主題的故事。
  原著小說是日本人幾十年前在學校都會讀到的作品,但鮮明的故事至今仍長駐在每個日本人心中。
  我們一直想把『軌道礦車』拍成電影,但尋尋覓覓卻無法在日本國內找到可拍攝的場地.正在煩惱之際,我們發現了"台灣" -一個擁有「令人莫名懷念不已美麗田園風景」的國度。
  近年來,台灣出現了多部享譽國際的作品;台灣電影人與日本電影創作者在創作的感性上更是極為相近。
  因此,我們希望透過與台灣電影人的合作,能擴大創作視野以及市場,創作出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「軌道礦車」。

普遍性的主題

  原著中,「從坐上軌道礦車到搭著列車歸來」這一段旅程,少年眼睛所見的一切,深深印在他心中.這一段歷程,無須說明,就溢於言表。
  本片將透過少年「離開日本到返回家園的旅程」和「乘坐軌道礦車的旅途」的雙重結構,將少年在大冒險中所發現到、所感受到的一切以及心靈的成長,以情感豐富的獨特觀點表現出來。
  電影『軌道礦車』這部電影講的其實是非常普遍的主題-「一個少年由小孩邁向成人的第一步」以及「崩壞邊緣的現代家庭的再生」-以這種全球化的主題為主軸,以一種溫柔的筆觸去探討,非目前當下無法描寫的「台日關係近代史」,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夢想劇。

職員介紹

出品 : 
TROCCO LLP
製作 : 
J&K Entertainment Inc.
導演 : 
川口 浩史
攝影導演 : 
李屏賓
美術導演 : 
黄文英
音楽 : 
川井 郁子

導演介紹

川口  浩史  HIROFUMI KAWAGUCHI

1970年8月31日,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出生。
日本電影學校編劇系畢業。

代表作品 : 電影(副導演参加作品)

2001年
『MISUZU』(五十嵐匠導演)
『FIRAMENT』(辻仁成導演)
2002年
『SPY・SORGE』(篠田正浩導演)日独合作 Iain Glen主演
『油断大敵(粗心大意害死人)』(成島出導演)
2003年
『TODAY'S OCCURRENCE』(行定勲導演)
『HAZAN』(五十嵐匠導演)第12節 保加利亜国際電影節最優秀作品賞
『Into the sun』(mink導演) Steven Seagal主演
2004年
『ADAN』(五十嵐匠導演)
『春之雪』(行定勲導演/李屏賓撮影指導)
2005年
『長遠的散歩』(奥田瑛二導演)第30節Montreal世界電影節最優秀作品賞
2006年
『暗紅色的天空』(浜本正機導演)
『消失在遙遠的天空』(行定勲監督)

電視(導演作品)

2007年O.A.
NHK-BS2『狗狗的學校』(娛樂情報節目)
BACK TO TOP